【案例經過】
品牌鑒別初步判斷:11月初,鄂西運營公司稽核人員通過圖像稽查,發現一輛車牌為鄂E75***的柯斯達牌客運車輛在咸豐東收費站ETC專用車道,按二型客車扣費下站?;槿藛T憑借對車輛品牌型號的了解,仔細觀察車輛外觀,初步判斷該車為三型客車,有大車小標逃費嫌疑。
現場攔截核實車型:通過查詢該車通行記錄,稽核員發現該車是往返通行于恩施北和咸豐東收費站之間的固定路線客運車輛,立即通知相關站所現場攔截查驗行駛證。經核實該車核定載人數19人,車輛外廓尺寸為7005*2040*2710mm。根據交辦公路【2019】65號文件《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行業標準(JT/T489-2019)中客車車型分類標準:車長不小于6000mm且核定載人數不大于39人的載客車輛為三類客車。故此車為三型客車,所使用ETC標記車型為二型,存在大車小標逃繳通行費行為。
通行數據檢索掌握逃費事實并追繳通行費:稽查人員迅速對該車的通行數據進行檢索排查,篩查出該車自2021年3月25日到2021年11月3日采用大車小標逃費共計171次,累計逃費金額5499元。在高速巡警協助下,稽核員迅速與車輛所屬公司取得聯系并告知該車逃費情況。通過溝通協調,該公司負責人同意補繳通行費,最終于2021年11月8日17:15分在曉關收費站補繳通行費5499元。
【案例分析】
面對逃費手段的層出不窮,稽核人員應秉承拼、搶、實的工作作風,提高稽查敏銳度、精準度和打擊力度。
一是提高職業敏銳度,讓臨界車型逃費車輛無處遁逃。ETC大車小標按照車輛外觀尺寸可分為直觀型和臨界型。直觀型大車小標可一目了然判斷車型,稽核難度小。臨界型主要是19座以下的三型客車,外觀長度不是特別明顯。針對本案例中的臨界車型大車小標逃費車輛,稽核專班可主動出擊,通過互聯網查詢、走訪汽車專賣店、生產廠家等方式,建立完善臨界車型車輛品牌數據庫,來提高臨界車輛品牌鑒別敏銳度,有針對性地稽查打逃。
二是注重稽查精準度,依法追繳杜絕輿情。在追繳之前,一定要充分利用圖像稽查、部級稽核業務平臺、通行數據檢索系統、特情輔助查詢系統、警企聯動等查實逃費證據,做到精準打逃。做到證據不足時不貿然打逃,確認逃繳事實后依法足額追繳,必要時多方聯動共同打逃。
三是加大稽查打逃力度,轉變方式提高稽查效率。全國聯網收費模式下,我們要不斷更新業務技能,緊跟稽查打逃一張網的發展趨勢,積極讓區域內追繳打逃工作對標全國協同追繳全面推進要求,逐步實現線上工單追繳,降低追繳成本,為提升稽查打逃力度賦能。